粮食安全,国之大者。为了守住耕地红线,防止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,我镇统筹谋划,抓好零星撂荒地整治工作。做好“三明”,有序推进零星撂荒地整治工作。一是明确底数。通过村自查和农服中心巡查双向结合,对零星撂荒地进行全覆盖查找并建立台账,目前已查出80余亩。二是明确责任人。按照联片领导包村、驻村干部包社、村社干部包户的网格化管理模式,明确主体责任,目前已明确包村责任人10人、包组责任人36人、包户责任人154人。三是明确方向。通过村集体领种和引进业主来解决农村撂荒地整治工作。目前,全镇撂荒地整治3000余亩,腾退了5000余亩。
做好“三研”,依规推进零星撂荒地整治工作。一是研判政策。根据中央省市区出台的乡村振兴政策和耕地保护等政策,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研究,深刻认识到需要举全镇之力完成的政治任务。二是研发文件。结合本镇实际,制定耕地保护、撂荒地整治相关文件,通过完善制度进一步增大播种面积,减少撂荒存量。三是研究措施。理清停发(缓发)地力补贴的对象、金额,坚决做到地力补贴政策执行到位,该停则停、该缓则缓。
抓好“三治”,扎实推进零星撂荒地整治工作。
一是强化法治思维。通过广播宣传、微信群等多种形式,广泛深入宣传乡村振兴和耕地保护政策,让群众明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。二是推进德治建设。积极发动本村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撂荒地整治工作,盘活周边零星撂荒,扩大经营规模。三是深化自治实践。将撂荒地整治同村民自治相结合,鼓励各村将撂荒地整治纳入村规民约,引导承包户自觉履行耕地承包责任。